2025-05-12
清晨,第一縷晨光剛剛灑下,血透室護士黃華已急匆匆地走在上班的路上。今天是星期六,對于血透室而言,意味著比平日更多的忙碌——血透病人的數(shù)量較平常有所增加,她得提前趕到,準備好設(shè)備、器材和藥物,為即將開始的透析治療做好萬全準備。
不同于急診室的驚心動魄,血透室的守護是細水長流的馬拉松:每周三次、每次四小時的透析治療,維系著300多名腎友的生命線。血透病人的治療依托于機器,這要求護理人員在整個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強烈的責任心。在透析治療中,每次不夠精準的超濾量偏差都可能引發(fā)危機,每一次血壓波動都是無聲的警報。
黃華曾多次敏銳地察覺到患者的異常情況,并迅速配合醫(yī)生展開處理,一次次將病人從危險邊緣拉回。去年深冬,7號機的張叔正閉目養(yǎng)神,黃華巡視時突然駐足——動脈管路在輕微抽動、病人在打哈欠,這些常人忽略的細節(jié)讓她果斷暫停治療,立刻測量血壓,果然,患者正在經(jīng)歷隱匿性低血壓,再晚三分鐘就可能心臟驟停。這樣的生死時速,在黃華的職業(yè)生涯中已上演過很多次。
時光匆匆,黃華已在血透室堅守了二十余年。在這里,她每天都會面對腎友們略顯憔悴卻又滿含康復渴望的眼神,看著他們腳步蹣跚離去的背影,內(nèi)心那份守護的信念愈發(fā)堅定。黃華的記事本里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個“家人”的特殊需求:3號機李奶奶的穿刺角度要偏15度,9號機王師傅必須備著檸檬糖,還有那個總在周二下午透析的大學生,得在他上機后關(guān)掉頂燈……這些用年輪刻下的護理密碼,織就了一張溫暖的生命之網(wǎng)。
在血透室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上,黃華用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的堅守,深刻詮釋著南丁格爾精神。她憑借專業(yè)知識守護每一位患者的生命,用愛心傳遞著康復的希望。
當月光漫過透析機的輪廓,黃華仔細擦拭著每臺設(shè)備,如同撫觸老友的脊背。她又在為明日的透析工作做準備——這場沒有終點的生命擺渡,仍在繼續(xù)。
作者:盧麗瓊
編輯:劉姿佑
責編:范 艷
審發(fā):劉國林
2025年5月11日